2013年7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去世,91岁
她是第一批志愿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夜间轰炸机团“夜空女巫”的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名获得3枚勋章的女飞行员。当时的“夜空女巫”几乎每晚都要穿越敌军的火力墙执行任务,而她总共执行了852次任务。
2013年7月8日,苏联588夜间轰炸机团成员娜杰日达·波波娃(Nadezhda Popova)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1岁。
一
德国纳粹把她和她的同伴们称为“夜空女巫”,因为她们驾驶轰炸机呼啸而过的声音像极了骑着扫帚狞笑着横扫黑夜的女巫。对于这些女飞行员来说,这个称号是一种褒奖。1941年至1945年间,她们执行了3万余次任务,朝德国入侵者投掷了2.3万吨炸弹,最终协助苏联军队把他们赶回了柏林。
德国人常常这样谈论该团:“我们最不能理解的是,苏联空军中最令人头痛的却是女人。这些女飞行员无所畏惧,她们能一夜接着一夜地驾驶着航速缓慢的双翼轰炸机袭击我们,有时候甚至整夜不让我们睡觉。”因为她们的英勇,任何击落“夜空女巫”的德国飞行员都会被授予一枚铁十字架奖章。
或为了信仰和自由,或为了复仇,这些20岁左右的姑娘选择了把军衣当作自己青春的时装。她们只在夜间执行任务,没有降落伞、枪支、无线电和雷达,只有地图和指南针。如果被击中,她们的飞机和生命将如风中的纸片一样飘散。“夜空女巫”的军装来自其他的男性飞行员,她们的脸在凛冽的夜风中冻至皲裂。每晚,这些年轻的女飞行员二人一组执行8个以上的任务,有时候甚至多达18个。
参加“夜空女巫”无疑是娜杰日达·波波娃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因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亦是为了复仇:1941年6月,德军进入苏联不久,波波娃的哥哥被德军杀死,她的家则被德军征用作盖世太保警察局。
在《为她的国家飞行:二战中的美国与苏联女飞行员》(Flying for Her Country: The American and Soviet Women Military Pilots of World War II,2007)一书中,波波娃记忆中的纳粹飞行员令人毛骨悚然:“他们面带微笑朝四处逃散的女人和孩子扫射。”对于波波娃来说,她赌上生命是为了做一件需要被完成的事情。
“我们投掷炸弹,我们杀人,这是战争的一部分。敌人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向他们证明自己比他们更强,准备得更充分。”波波娃说。
女子从军已属不易,然而战争和死亡还不是她们面临的全部困难。战争伊始,莫斯科禁止女性从军,波波娃第一次递上的飞行员申请即被驳回。她告诉《俄国的英雄们:1941-1945》(2001)一书的作者阿尔伯特·阿克瑟尔(Albert Axell):“当时的军中无人愿意给女性死亡的自由。”
说起苏联的航空巾帼,不能不提到她们的3位先驱:瓦莲京娜·格里卓杜波娃、波林娜·奥西宾柯和玛林娜·拉斯科娃。1938年9月24日,她们驾驶一架经过改装的双发DB-2轰炸机“祖国号”从莫斯科机场起飞,机长格里卓杜波娃、副驾驶奥西宾柯、领航员拉斯科娃。她们飞行了6459公里,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科尔比附近着陆,以超出1500公里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后,拉斯科娃努力游说时任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并利用自己在人民防卫委员会中的影响力,最终于1941年11月8日,斯大林批准成立女性战斗航空团。
很多人报名参加这个女性航空团,近千志愿者被选出来参加了在伏尔加河畔恩格斯小城的密集训练。航空团人数太多,最后分成了三个团:586战斗机团、587昼间轰炸机团、588夜间轰炸机团,其中的588团即是后来声名显赫的“夜空女巫”。
二
1921年12月27日,娜杰日达·波波娃出生于乌克兰。近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F. Yanukovich)宣布了她的死讯。
波波娃曾自述自己从小就活泼好动而精力旺盛,“一直都是那种充满野性的人。”喜欢跳探戈和狐步舞的她从小就渴望与众不同。15岁的时候,波波娃参加了一个飞行俱乐部。当时的苏联一共有150个这样的团体,在其中受训的女性占四分之一。从飞行学校毕业后,波波娃成为一名飞行教练。
被吸收进588夜间轰炸轻型轰炸机团给波波娃带来的喜悦很快就被首次执行任务后意识到的死亡之无情冲淡。在那次战役中,一架苏联战机被击落,她失去了两个朋友。“当时我被立即命令执行另一个任务,因为这是唯一能让我不去想这件事的方法。”
很快波波娃就适应了她所属轰炸机团的三架战机联合作战方式:两架战机负责吸引地面的探照灯,然后分成两路以不规则的方式飞行摆脱炮弹的追击;第三架战机则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地接近轰炸目标投下炸弹。任务完成后三架飞机才一同离开。
“夜空女巫”的高超技巧让谣言在德军阵营中滋生:这些女人在执行任务前都曾接受注射或服食药物,以便拥有“猫一般的视力”。然而波波娃却告诉阿尔伯特·阿克瑟尔:“这全是一派胡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破旧的老式轰炸机和落后的导航装置反而让“夜空女巫”们能够免遭敌人的打击,从而减少作战损失。作为防范措施,德军第四航空团临时组建了一支夜间战斗单位第一驱逐航空团(ZG1)第10中队。在探照灯的帮助下,梅式110的驱逐攻击给缓慢而老旧的苏联Po-2夜间袭扰机敲响了丧钟。这些Po-2夜间袭扰机很轻易就被飞机上的机枪和地面的炮火击中,而Po-2夜间袭扰机脆弱的外壳让它们不堪一击,驾驶员也没有逃生的余地,因为在1944年夏季以前,这种飞机的驾驶员一直没有配备降落伞。
在恶劣的战斗环境中,波波娃的飞机曾几度被击落,所幸她并未受过重伤。
在一次被击落后,波波娃清醒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群撤退的军队和平民之间。在人群中她发现了另一名受伤的战斗机飞行员谢苗·哈尔拉莫夫(Semyon Kharlamov)正在读《静静的顿河》(And Quiet Flows the Don)。他们因而相识,波波娃为他念诗。此后二人分道扬镳,却在战争中几次相遇。战争结束后,二人相约在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墙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不久,他们结为伉俪。1990年,哈尔拉莫夫去世。
波波娃一直生活在莫斯科。二战后,她继续担任飞行指导。波波娃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这是当时的最高荣誉。她还获得了金星奖章、列宁勋章及红星勋章。
“我有时会对着夜空闭上双眼。此时我会想象自己仍是一个年轻的女孩,驾驶着我的小型战斗机在天空飞行。我问自己:娜杰日达,你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2010年,89岁的波波娃这样说道。